"钥匙在抽屉最里面,你去找找..."痴呆十七年的父亲突然说道。
刘宇半信半疑地来到海南,寻找这个可能只存在于痴呆老人幻想中的地方。
"刘先生,我们等您很久了!"保安的恭敬让他困惑。
当那把老旧的钥匙转动锁孔,刘宇推开别墅大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
沈阳的冬天总是漫长而灰暗,像一张巨大的旧棉絮,厚重地覆盖在城市上空。
刘宇站在阳台上抽烟,灰白的烟雾融入同样灰白的天空,这座城市的颜色总是让他感到某种莫名的压抑。
房间里传来父亲含糊的呓语,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又像是从记忆深处钻出。
十七年了,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症已经持续了十七年,比刘宇的大半生还要长。
最开始的时候,刘宇只有十岁,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词——"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只知道父亲变得越来越奇怪,有时会把他认成是邻居家的孩子,有时则会忘记自己刚刚吃过饭。
也因为如此,刘宇总是被同学和邻居笑话,他们笑话刘宇的爸爸是傻子,他们叫刘宇是小傻子,也因此刘宇有的时候很讨厌父亲,觉得他的不幸都是因为父亲的病,
母亲那时经常在深夜里偷偷哭泣,薄薄的墙壁根本遮挡不住那种压抑的、不敢放声的啜泣。
"爸爸只是生病了,他会好起来的。"母亲拍着刘宇的肩膀,眼角却挂着掩饰不住的泪水。但父亲没有好起来,相反,他的状况一年比一年糟糕,如同一个漏水的沙漏,那些属于刘强国的记忆和思想正在一点一点流失。
母亲在刘宇大学毕业那年去世了,医生说是劳累过度引发的心脏病,但刘宇知道,那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碎。
从那以后,照顾父亲的责任完全落在了刘宇的身上,他辞去了理想中的工作,换了一份离家更近的,薪水更低的职位,生活就这样平淡而艰难地延续。
每天早晨五点起床,为父亲准备早餐,帮他穿好衣服,喂他吃药;六点半叫护工阿姨来照看父亲,然后赶去上班;下午六点回家,接替护工阿姨照顾父亲,准备晚餐,清洗,然后重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宇的青春在这种重复中悄然流逝,他的生活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也看不到尽头。
有时候,当他在深夜里注视熟睡中的父亲时,他会想象父亲年轻时的样子——那个他几乎记不清的、高大强壮的父亲,那个会扛着他在肩膀上跑来跑去的父亲。
母亲生前总说,父亲是个热心肠的老实人,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从未离开过沈阳。
可刘宇清楚记得,小时候父亲有时会望着南方的天空发呆,眼神中有种奇特的光芒,仿佛在寻找什么遥远的东西。
"你爸爸就是个普通人,我们这辈子就这样过了。"每当刘宇问起父亲的过去,母亲总是这样回答,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刘宇难以理解的坚定。
这个夏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七月初的沈阳已经热得令人窒息。
那天下午,刘宇照常下班回家,发现父亲正坐在沙发上,正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
电视上正在播放一档旅游节目,镜头扫过三亚金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还有那些依山傍海的豪华别墅。
"你爸今天精神不错,一直坐着看电视呢。"阿姨笑着说。
刘宇点点头,这是个好消息,父亲大多数时候都昏昏沉沉的,很少能专注于一件事情超过五分钟。
他走到父亲身边,轻声问道:"爸,今天感觉怎么样?"
刘强国没有回应,依旧盯着电视屏幕,李明也没太在意,这是常事,他已经习惯了父亲的沉默和空洞的眼神。
他转身走向厨房,准备做晚饭,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他几乎已经忘记的声音。
"小宇,我在三亚有栋别墅。"
刘宇愣在原地,手中的锅铲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猛地转过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父亲已经很久没有叫出他的名字了,更不用说说出如此清晰的一句话。
"爸,您说什么?"刘宇颤抖着声音问道。
刘强国的眼睛依然盯着电视,但那目光不再空洞,而是闪烁着某种奇特的光芒,就像儿时记忆中父亲望向南方时的眼神。
"三亚……海景别墅……"父亲的声音断断续续,但每个字都异常清晰。
刘宇走过去,半跪在父亲面前,轻轻握住他的手:"爸,您在说什么呢?"
"钥匙……在抽屉最里面……你去找找……"父亲的语气急切,手指微微颤抖,仿佛在努力抓住即将消散的记忆。
刘宇的心跳加速,他不知道该如何理解父亲突如其来的话语,是幻觉,还是病情的某种变化?
"行,我去看看。"刘宇安抚地拍拍父亲的手,决定先顺着他的话说。
"快去……"父亲的眼神突然变得迷茫,声音又恢复了平日的含糊不清,那短暂的清醒仿佛只是一场幻觉。
那天晚上,刘宇辗转反侧,父亲的话在他脑海中回荡。
第二天一早,他打开了抽屉,在抽屉的最深处,真的有一把钥匙和一个泛黄的相册。
翻到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时,刘宇的动作慢了下来,那个穿着工装、满脸笑容的年轻人,与如今病榻上他人判若两人。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每一张照片,就在相册的最后一页,一张父亲站在某个建筑工地前的照片,父亲以前是工地的监理,吃住都在工地。
在照片的背面,刘宇发现了一行字迹:海南三亚亚龙湾海景别墅壹号,那是他从未见过的笔迹,不是父亲的,也不是母亲的。
钥匙看起来很名贵,黄铜材质,上面刻着精细的花纹,完全不像是他们家会拥有的东西。
刘宇拿着钥匙和地址站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投在地板上。
"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父亲是个普通工地监理,从未离开过沈阳,怎么可能在海南拥有别墅?
但那把钥匙就静静地躺在他的手掌中,如此真实,如此沉重。
刘宇决定去求证,即使这只是父亲幻想中的产物,即使这趟旅程可能毫无意义,他也想知道真相。
他请了一周的假,安排好父亲的照顾事宜,买了前往三亚的机票。
临行前,他坐在父亲床边,轻声说道:"爸,我去海南看看,很快就回来。"
父亲没有回应,只是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仿佛那天的清醒只是刘宇的一场幻梦。
三亚的阳光比沈阳的更加热烈,也更加明亮,照在皮肤上有种灼烧的感觉。
出租车沿着海岸线行驶,椰树、沙滩、湛蓝的海水,一切都像是某种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与刘宇平日的生活格格不入。
亚龙湾海景别墅区坐落在半山腰上,远远望去,那些白色的建筑宛如镶嵌在翠绿山坡上的珍珠。
出租车在一处气派的大门前停下,保安亭内,一位穿着制服的中年男子正打量着刘宇。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保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疏离,显然他已经习惯了将陌生人拒之门外。
刘宇掏出那张泛黄的纸:"我想找这个地址,碧海蓝天1号。"
保安接过纸,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仔细地打量着刘宇:"请问您是?"
"刘宇,我从沈阳来的。"刘宇有些紧张,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陷入了某种骗局。
"刘先生,请问您父亲是刘强国先生吗?"保安的语气突然变得恭敬起来。
刘宇的心跳加速:"是的,你认识我父亲?"
保安立刻站直了身体,几乎是敬畏地说道:"刘先生,我们等您很久了!请跟我来。"
刘宇一头雾水地跟着保安上了一辆电瓶车,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豪华别墅,每一栋都价值连城。
在半山腰的一个转弯处,电瓶车停在了一栋最为壮观的白色别墅前。
这栋三层楼高的建筑坐落在最佳位置,270度环海,巨大的落地窗将海景尽收眼底,门前的花园里种满了热带植物,一条石板小路直通大门。
"碧海蓝天1号,到了。"保安恭敬地说,"管家应该在里面等您。"
刘宇站在别墅前,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一切太过真实,又太过荒谬。
他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向大门,掏出那把古旧的钥匙,轻轻插入锁孔。
钥匙完美地契合了锁孔,随着"咔哒"一声轻响,大门应声而开。
刘宇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
别墅内部远比外观更加奢华,高挑的天花板,精美的水晶吊灯,意大利进口大理石地板,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低调而昂贵的气息。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一尘不染,没有长期无人居住的痕迹,反而像是有人每天精心打理。
就在李明还在震惊中无法回神时,一个身影从客厅深处缓步走来。
"刘先生,您终于来了。"一位穿着整齐的男人站在那里,恭敬地鞠了一躬,"我是您的管家,奉王先生之命在此等候多年。"
刘宇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几乎无法组织语言:"你……在等我?"
管家微微一笑:"准确地说,是在等您和您父亲。这座别墅已经等待主人十七年了。"
刘宇感到双腿发软,他扶着墙壁慢慢坐到了门厅的长椅上,眼前的一切太过荒谬,又太过真实。
管家似乎理解他的震惊,缓步走到一旁,倒了一杯温水递给刘宇:"刘先生请喝点水,我想您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
刘宇接过水杯,手微微发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父亲怎么会在海南拥有别墅?"
管家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这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恩情的故事,霍先生说过,只有刘强国先生或他的家人亲自到来,我才能讲述。"
刘宇的心跳加速,他站起身,环顾四周,墙上挂着许多照片,其中一张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中,年轻的父亲和一位陌生男子站在一起,背景似乎是某个建筑工地。
"那是霍先生和您父亲,摄于十七年前,就在这个别墅区动工的时候。"管家走到李明身旁,轻声解释道。
刘宇走近照片,仔细端详,照片中的父亲看起来如此年轻,眼神中充满了活力和坚定,与他记忆中模糊的父亲形象重叠,却又如此陌生。
"请跟我来,刘先生,我想您应该看看这些。"管家引领刘宇走向别墅的书房。
书房宽敞明亮,一整面墙都是书架,另一面墙挂满了照片和证书,中央放置着一张古朴的红木办公桌。
管家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一本皮面相册和一份泛黄的报纸,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这些东西,会告诉您事情的真相。"
刘宇翻开相册,第一页就让他屏住了呼吸——那是一张新闻照片,标题赫然写着《建筑工地监理冒险救人,身陷火海勇救三人》。
照片中,浓烟滚滚的建筑物前,年轻的父亲浑身是灰,却紧紧抱着一位衣着考究的男子,那个男子就是照片中与父亲站在一起的人。
"十七年前,亚龙湾别墅区建设期间,突发大火,富商霍志远被困火场。"管家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当所有人都撤离时,您的父亲冲了进去,成功救出了洪先生和他怀有三个月身孕的妻子。"
刘宇的手指微微发抖,他继续翻看相册,一张张照片记录了那场救援:父亲冲入火场的模糊身影,父亲抱着霍志远冲出火场的瞬间,父亲被送上救护车时的情景……
"在救援过程中,一根燃烧的横梁砸中了您父亲的头部,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医生警告说这种创伤可能导致未来的神经系统问题。"管家的声音低沉而沉重。
刘宇的心像是被重锤击中,他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会年纪轻轻就患上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那不是命运的不公,而是英雄付出的代价。
"为了感谢您父亲的救命之恩,霍先生送给他这栋价值连城的海景别墅,并承诺照顾他一生。"管家继续讲述,"但刘先生婉拒了在海南定居的邀请,因为他的妻子在沈阳治病,您当时也在沈阳上学。"
刘宇想起母亲长期的病痛,那是他童年的背景音,也是父亲无法离开沈阳的理由。
"他只是默默收下了别墅钥匙,表示等妻子病好后再举家搬来。"管家叹了口气,"但几年后,我们得知刘先生开始出现记忆问题,很可能与当年的头部创伤有关。"
窗外的阳光照射进来,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时光的碎片洒落在这个尘封已久的故事上。
"霍先生通过关系了解到刘先生的情况后,决定派我常年住在别墅里,守护这份恩情,等待恩人或其家人的到来。"管家的声音中带着某种虔诚。
刘宇感到喉咙发紧,他想起父亲偶尔望向南方的目光,想起母亲对父亲过去的闪烁其词,一切都开始变得明朗。
"我需要见霍先生。"良久,刘宇终于开口,声音因为压抑的情绪而有些嘶哑。
管家点点头:"洪先生已经在飞往三亚的飞机上了,他得知您的到来后,他已经启程了。"
夜幕降临,别墅的灯光一一亮起,如同星辰坠入人间。
刘宇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起伏的海浪,内心翻涌着无数情绪——震惊、疑惑、自责、悲伤、骄傲,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释然。
身后传来管家轻轻的脚步声:"刘先生,霍先生到了。"
刘宇转身,看到一位身着黑色西服,戴着考究的细纹领带的人站在他面前,霍志远一见到刘宇,眼眶立刻湿润了:"你和你父亲年轻时太像了!"
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刘宇的手,那种情感的真挚让李明感到一阵鼻酸。
"刘先生,感谢您能来。"霍志远的声音有些颤抖,"十七年了,我一直在等这一天。"
刘宇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轻声问道:"我父亲真的救了您?"
霍志远点点头,眼中含泪:"不仅仅是我,还有我当时怀有身孕的妻子,以及那个尚未出生的孩子——我的女儿霍依然。"
他引领刘宇在客厅沙发上落座,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老旧的录像带:"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刘强国先生父子,但因为你父亲搬家和改用你母亲姓氏的缘故,一直未能找到。"
刘明这才想起,在母亲生病期间,他们确实搬过几次家,最后一次搬家后,为了方便母亲看病,户口本上全家都改用了母亲的姓氏。
"这是当年火灾后的采访录像,我想你应该看看。"霍志远示意管家播放录像。
电视屏幕上,年轻的父亲浑身是灰,脸上有被火烫伤的痕迹,但眼神坚定而明亮。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换作任何人,都会这样做。"录像中,父亲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与如今的含糊不清形成鲜明对比。
采访者继续问道:"听说霍先生准备赠送您一栋别墅作为答谢,您会接受吗?"
父亲略显尴尬地笑了笑:"霍先生太客气了,我不能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
画面一转,霍志远出现在镜头前,情绪激动:"如果不是刘强国,我和我妻子,还有未出生的孩子,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栋别墅不仅是对他勇气的感谢,更是对生命的珍视。"
录像结束,客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后来,您父亲还是接受了别墅,但他从未搬来住过。"霍志远轻声说道,"他说等妻子的病好了,一家人再一起来享受这里的阳光和海滩。"
刘宇想起母亲生前对海南的向往,她常说退休后要去海南养老,晒晒太阳,可惜那个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您知道我父亲患病的事?"刘宇问道,声音低沉。
霍志远叹了口气:"是的,我通过关系了解到,他开始出现记忆问题,医生诊断为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很可能与当年头部受伤有关。"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充满歉疚:"我试图联系他,提供最好的医疗资源,但他已经搬家,改姓,我找不到他。只能每年定期向他当初留下的银行账户汇款,希望能帮到他。"
刘宇猛然想起,这些年家里确实会收到一笔定期汇款,母亲总说那是父亲工伤保险的赔付,从不多言。
"那些钱……"刘宇声音哽咽。
"只是我欠你父亲的一小部分。"霍志远坚定地说,"如果不是他,就没有今天的霍氏集团,没有我女儿的幸福人生。"
刘宇站起身,走到窗前,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海洋气息的空气,心中五味杂陈。
在一片混乱的思绪中,一个念头突然清晰起来:"我想带父亲来这里,他应该回到这里。"
霍志远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期望的!别墅一直保持着最好的状态,就等着你们父子回来。"
当晚,刘宇留宿在别墅里,躺在宽大的床上,辗转难眠。
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你爸爸是个好人,比任何人都好。"当时他以为那只是临终前的怀念,现在才明白其中深意。
第二天一早,霍志远带着一位优雅的老妇人来到别墅——那是他的妻子,当年被父亲从火场救出的孕妇。
"刘先生,我一直想当面感谢您父亲。"霍太太握着刘宇的手,眼中含泪,"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女儿的今天。"
刘宇这才知道,霍依然如今在霍氏已是一位举足轻重的领导,一位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
"我父亲或许永远不会知道,他的勇敢改变了这么多人的命运。"刘宇感慨道。
霍志远将一个文件袋递给刘宇:"别墅的产权证和一张银行卡,这本就是你父亲的,我只是暂时保管而已。"
刘宇接过文件袋,却没有打开:"我想带父亲来看看这里,如果他还能记得什么。"
霍志远点点头:"我们会等着,无论多久。"
回到沈阳,父亲依然坐在那把旧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仿佛时光从未流转。
刘宇轻轻呼唤:"爸,我回来了。"
令他惊讶的是,父亲转过头来,目光竟然有一丝清明:"去过了?"
李明的心脏几乎停跳,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的,爸,我去过海南了,您的别墅还在那里,有人一直在等您。"
父亲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嘴角微微上扬:"我知道。"
刘宇在父亲面前跪下,紧紧握住他的手:"爸,您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们?关于救人的事,关于别墅的事。"
父亲的目光变得迷茫,又恢复了平日的空洞:"什么事?"
刘宇的眼泪终于落下,他不知道父亲是否真的记得,还是只是偶尔的清醒,但他决定带父亲回到那片他曾经守护过的土地。
在医生的帮助下,刘宇安排父亲前往海南,尽管医生警告说环境的改变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不利。
当飞机降落在三亚凤凰机场时,刘宇惊讶地发现父亲的状态似乎比在沈阳时好了许多,眼神更加专注,反应也更加迅速。
管家在别墅前迎接他们,当父亲缓步走近别墅时,目光缓缓扫过别墅的轮廓,又看向远处的大海,眼神中有一种奇特的光芒,如同被唤醒的记忆。
当他踏入别墅的那一刻,整个人仿佛年轻了许多,目光中的迷茫减少了。
他缓慢地走过每个房间,时而点头,时而轻抚墙上的照片,仿佛在一点点拼凑着被疾病偷走的记忆。
管家看到刘强国,激动的行礼:"您终于回来了!"
更令刘明震惊的是,父亲竟然轻轻点了点头,用微弱但清晰的声音说道:"好久不见。"
霍志远一家闻讯赶来,当年被救的孕妇、如今已是优雅老妇的霍太太,紧紧握住刘强国的手,泣不成声:"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女儿的今天。"
一位年轻优雅的女子——霍依然,轻轻执起李国强的手,深深鞠躬:"恩人,我的生命是您给的,请允许我照顾您的晚年。"
父亲看着她,眼中流露出某种认知的光芒,缓缓说道:"你长大了。"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霍家人泪如雨下,那是对生命最好的肯定。
刘宇站在一旁,内心如潮水般翻涌,他明白,这不仅是一栋别墅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勇气、恩情和坚守的传奇。
在海南的阳光下,父亲的状况奇迹般地稳定了。
虽然他仍然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但能够认出亲近的人,偶尔还能回忆起过去的片段,特别是那些与海南有关的记忆。
刘宇决定留在海南,照顾父亲。霍家人经常来访,特别是霍依然,她视刘强国为第二个父亲。
别墅的后院,刘宇建了一个小花园,种满了母亲生前喜爱的花卉,在花园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真正的财富,不在房产,而在人心。"
现在的刘宇虽然离开了以前的城市和工作,但是现在他在霍氏做着海南分公司的职位,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有时,当夕阳西下,李明会看到父亲静静地坐在花园里,望着大海出神。
他知道,那双曾经勇敢冲入火场的眼睛,或许正在回望那段被疾病偷走却从未真正遗忘的峥嵘岁月。
而那栋曾经让他愣住的海景别墅,最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恩情与亲情的见证者,见证了一个普通人非凡的人生,以及那些看似被遗忘却永存于心的恩情。
更新时间:2025-03-14 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