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李桂芬往铁锅里添了勺猪油,油花在烧红的锅底滋滋跳着舞。她回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五点四十分,再有二十分钟丈夫就该从工地回来了。"妈,我回来了。"张小芳把书包甩在磨得发亮的竹椅上,塑料拉链蹭过竹片发出刺耳的声响。她特意绕到... 花间书城

花间书城
折翼通知书重生向阳花,现实情感,积沐,张

精选章节

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李桂芬往铁锅里添了勺猪油,油花在烧红的锅底滋滋跳着舞。她回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五点四十分,再有二十分钟丈夫就该从工地回来了。

"妈,我回来了。"张小芳把书包甩在磨得发亮的竹椅上,塑料拉链蹭过竹片发出刺耳的声响。她特意绕到厨房后窗,踮脚去看灶台上冒着热气的蒸笼,白雾里飘来腊肉的咸香。

李桂芬掀开锅盖的手顿了顿:"去把鸡喂了,你弟在村口玩炮仗呢,喊他回来吃饭。"油星子溅到围裙上,洇开深褐色的斑点。小芳盯着母亲后颈被汗水浸湿的碎发,喉头动了动,终究没敢问通知书的事。

村东头老槐树下,张小强正举着根香火点二踢脚。红纸筒在泥地里炸出个土坑,惊得觅食的麻雀扑棱棱飞上屋檐。他瞧见姐姐过来,故意把炮仗往她脚边扔,火星子擦过洗得发白的帆布鞋。

"爸说今晚吃红烧肉。"小芳侧身躲过飞溅的泥点,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裤缝。口袋里硬纸片的触感还在,那是藏在语文书夹层里的录取通知书,烫金的校徽在黑暗里发着光。

张建军进门时带进一股子水泥味,安全帽往桌上一磕,震得搪瓷杯里的茶水晃出圈涟漪。八仙桌中央摆着盘油光发亮的肘子,张小强的筷子已经戳进最肥的那块肉里。

"听陈老师说,小芳考了全县第三?"张建军嘬了口白酒,喉结上下滚动。小芳捧着碗的手猛地收紧,米粒从指缝簌簌落进汤里。

李桂芬往儿子碗里夹了块排骨:"女娃读那么多书顶啥用?隔壁村赵会计家的闺女,念到高中还不是..."

"我收到临大通知书了。"小芳突然站起来,木凳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她从口袋里掏出折叠整齐的纸片,指甲在"汉语言文学系"几个字上来回刮蹭。

张小强把骨头往地上一吐,油乎乎的手抓过通知书:"就这破纸值当我姐不嫁人?"他蹿到院子里,不知从哪摸出个二踢脚塞进纸筒,火星子腾起的瞬间,小芳仿佛看见自己的未来在硝烟里碎成片片蝴蝶。

张建军抡圆了胳膊抽过来时,小芳正跪在地上捡拾纸屑。巴掌带起的风掀飞了半片残纸,那上面"奖学金"三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李桂芬抱着哭闹的儿子哄,说赶明儿就去镇上买更响的炮仗。

张小芳跌跌撞撞地跑出院子,身后传来父亲的怒吼和弟弟的嘲笑。她的脸颊火辣辣地疼,眼泪模糊了视线。月光下的玉米地像一片漆黑的海洋,她在垄沟间踉跄前行,寻找着通知书的碎片。

突然,她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母亲李桂芬追了出来,她的围裙在夜风中飘动,像一面投降的白旗。

"小芳,别跑了!"母亲气喘吁吁地喊道,"你爸他就是一时生气..."

张小芳猛地转身,泪水在月光下闪烁:"一时生气?他毁了我的未来!你们从来就不在乎我,只在乎那个废物儿子!"

李桂芬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颤抖着伸出手:"小芳,你怎么能这么说...你弟弟他还小..."

"小?他都十五岁了!"张小芳歇斯底里地喊道,"你们把他宠得无法无天,连我的通知书都敢炸!你们知道那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就在这时,张建军也追了过来。他手里还拿着那根沾满水泥的皮带,脸上的横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你这个不孝女!"他怒吼着,"敢这么跟你妈说话,看我不打死你!"

张小芳转身就跑,但没跑几步就被玉米秆绊倒了。她感觉后背一阵剧痛,父亲的皮带抽在了她的身上。她蜷缩在地上,听见母亲的哭喊声和弟弟的嘲笑声。

突然,一声闷响传来。张小芳抬起头,看见母亲倒在了地上,额头撞在了一块石头上,鲜血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来。

"妈!"张小芳尖叫着扑了过去。张建军也愣住了,他扔下皮带,颤抖着抱起妻子:"桂芬!桂芬你醒醒!"

张小强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恐:"爸...妈她不会..."

"闭嘴!"张建军怒吼道,"快去叫救护车!"

医院走廊里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让张小芳感到窒息。她坐在长椅上,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父亲在走廊里来回踱步,皮鞋踩在地砖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都是你的错!"张建军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张小芳的鼻子骂道,"要不是你非要读什么大学,你妈也不会..."

"够了!"一个严厉的声音打断了张建军的咆哮。是护士长王阿姨,她手里拿着一个档案袋,脸色凝重。

"张建军,李桂芬的检查结果出来了。"王阿姨深吸一口气,"她没事,只是轻微脑震荡。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些其他情况。"

张建军皱起眉头:"什么情况?"

王阿姨打开档案袋,抽出一份泛黄的文件:"二十年前,你们家孩子出生那天,医院发生了一起抱错婴儿的事故..."

张小芳感觉自己的心跳停止了。她看见父亲的手开始颤抖,脸色变得惨白。

"你是说..."张建军的声音沙哑,"小强他..."

"不,是小芳。"王阿姨看向张小芳,眼神中带着怜悯,"她才是被抱错的那个孩子。李桂芬在昏迷中一直在说'青色胎记',那是小芳亲生母亲留下的唯一线索。"

张小芳感觉天旋地转。她想起母亲总是偷偷看她后腰的眼神,想起父亲对她若有若无的疏离。原来这一切都有了解释。

就在这时,病房里传来李桂芬虚弱的呼唤:"小芳...小芳进来..."

张小芳颤抖着走进病房。李桂芬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明。

"孩子..."她伸出手,"妈对不起你...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但是我不敢说...我怕失去你..."

张小芳扑到病床前,泪水夺眶而出:"妈..."

张建军站在门口,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他看了看病床上的妻子,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女儿,最后转身走出了病房。

那天晚上,张小芳在医院的走廊里坐了一夜。她听见父亲在楼梯间里压抑的哭声,看见护士们窃窃私语的眼神。

第二天早上,王阿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张小芳的亲生母亲已经找到了,她是一位大学教授,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当年被抱错的女儿。

一个月后,张小芳站在了临江大学的校门口。她的行李箱里装着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被,口袋里揣着生母留下的银行卡。父亲最终还是同意了让她上大学,虽然态度依然冷淡,但至少没有再反对。

在新生报到处,张小芳遇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她的姐姐张春梅。原来春梅一直在偷偷上夜校,现在已经考上了成人教育班。

"姐..."张小芳哽咽着抱住春梅,"谢谢你..."

春梅轻轻拍着妹妹的后背:"傻丫头,谢什么。咱们姐妹俩都要加油,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看看,女孩子也能闯出一片天!"

张小芳点点头,擦干眼泪。她抬头看向湛蓝的天空,感觉未来从未如此清晰。她知道,这条路不会太容易,但至少,她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张小芳推开宿舍的门,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茉莉花香。她的室友林雨晴正在阳台上浇花,听见声响转过头来,露出灿烂的笑容:"你就是张小芳吧?我是林雨晴,以后我们就是室友啦!"

张小芳有些拘谨地点点头,打量着这个即将生活四年的小天地。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空气中飘着新书的油墨香。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腔里充满了希望。

开学第一周,张小芳就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她在文学社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图书馆找到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每当她坐在借阅台后,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都会想起那个被炸成碎片的通知书。现在,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徜徉在书海中。

然而,平静的生活在一个深夜被打破。张小芳正在图书馆整理书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姐姐张春梅打来的。

"小芳,爸出事了..."春梅的声音带着哭腔,"他在工地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了,现在在医院..."

张小芳感觉心脏猛地揪紧。她想起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想起他每次回家时疲惫的背影。虽然父女关系一直很僵,但此刻她只感到一阵恐慌。

赶到医院时,张建军已经做完手术。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右腿打着石膏。李桂芬坐在床边抹眼泪,张小强则躲在角落里玩手机。

"爸..."张小芳轻声唤道。

张建军睁开眼睛,看见是她,眼神闪烁了一下:"你来干什么?不用上课吗?"

"我请了假。"张小芳走到床边,"医生说你要住院观察两周,我来照顾你。"

张建军别过脸去:"不用你管,让你妈来就行。"

但张小芳还是留了下来。白天她去上课,晚上就来医院陪护。渐渐地,她发现父亲的态度有所软化。

有一天夜里,她听见张建军在睡梦中喃喃自语:"小芳...对不起..."

第二天,张小芳回家取换洗衣物。在整理父亲的书桌时,她发现了一个锁着的抽屉。鬼使神差地,她找到了钥匙。

抽屉里有一叠泛黄的信件,最上面那封的署名让她心跳加速——是她的生母,苏教授。

信里详细讲述了当年在产房的经过。原来苏教授当时是去临江做学术交流,意外早产。而李桂芬因为难产昏迷,护士在慌乱中抱错了婴儿。等苏教授发现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她本想立即换回孩子,但看到李桂芬抱着婴儿幸福的样子,最终选择了沉默。

信的最后写道:"我知道这样做很自私,但请相信,我一直在关注着小芳的成长。如果有一天她知道了真相,请告诉她,我永远爱她..."

张小芳泪流满面。她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对她总是若即若离——他既爱这个养了二十年的女儿,又无法完全接受她不是亲生的现实。

回到医院,张小芳把信交给了父亲。张建军看完信,久久没有说话。最后,他长叹一声:"小芳,爸对不起你..."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推开了。一个气质优雅的中年女人站在门口,她的目光落在张小芳身上,眼泪瞬间涌出:"小芳...我是妈妈..."

病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张小芳看着门口的中年女人,她的眉眼与自己如此相似,尤其是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眼,简直如出一辙。

"小芳..."苏教授颤抖着伸出手,"我可以...抱抱你吗?"

张小芳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撞到了病床。张建军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苏教授,请进来说话吧。"

苏教授走进病房,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袋。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张小芳,仿佛一眨眼女儿就会消失似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苏教授从纸袋里拿出一本相册,"你看,这是你上小学时的照片,这是初中毕业典礼...我每年都会偷偷去看你,但不敢相认..."

张小芳翻开相册,泪水模糊了视线。照片里的自己从蹒跚学步的孩童,逐渐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每一张照片背面都写着日期和简短的注释:"今天小芳得了三好学生"、"小芳在运动会上拿了第一名"...

"为什么..."张小芳哽咽着问,"为什么现在才来相认?"

苏教授擦了擦眼泪:"因为我知道你考上了临江大学。我想,是时候了...我不想再错过你人生的重要时刻。"

就在这时,张建军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手忙脚乱地掏出新买的智能手机,笨拙地划着屏幕。张小芳惊讶地发现,父亲的手机屏保竟然是自己在文学社活动的照片。

"爸...你什么时候..."张小芳愣住了。

张建军老脸一红:"就...就让你姐教我的。她说现在年轻人都用这个...我就想看看你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这一刻,张小芳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融化了。她走到父亲床边,轻轻握住他的手:"爸,谢谢你..."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家庭开始频繁接触。苏教授经常来医院看望张建军,两人聊起张小芳小时候的趣事,病房里不时传出笑声。张小芳则开始每周去苏教授家吃饭,慢慢了解这个突然出现的"新家"。

一个周末,张小芳在文学社活动中遇到了知名作家陈明远。他正在做一个关于乡土文学的讲座,张小芳听得入神。讲座结束后,她鼓起勇气上前请教。

"陈老师,我...我也在写一些关于家乡的故事..."张小芳紧张地递上自己的笔记本。

陈明远翻看着笔记本,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很有灵气啊!特别是这篇《玉米地里的通知书》,情感真挚,细节生动...你愿意让我帮你修改一下吗?"

在之后的指导过程中,陈明远偶尔会看着张小芳出 神,像是透过她回忆起了什么。有一次,他突然提到:“我年轻时在临江大学,也有一段和文学有关的难忘经历,和你的冲劲很像。” 他还会对张小芳一些写作视角给出独特建议,仿佛这些角度对他而言有着特殊意义 ,这些话让张小芳隐隐觉得陈明远和自己的过往似乎有着某种联系。

就这样,张小芳获得了宝贵的写作指导。她白天上课,晚上写作,生活充实而快乐。与此同时,张春梅也传来了好消息——她在夜校表现出色,被一家会计事务所录用了。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天,张春梅特意请张小芳吃饭。在餐厅里,她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小芳,送你的。"

张小芳拆开包装,惊喜地发现是一套精装版《鲁迅全集》:"姐!这太贵重了..."

"傻丫头,"张春梅笑着揉揉她的头发,"姐知道你喜欢文学。以后你成了大作家,可别忘了请姐吃饭啊!"

姐妹俩相视一笑,所有的隔阂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张小芳站在苏教授的书房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满墙的书架上。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在这里整理书籍,苏教授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了。

"小芳,你可以随便看看。"苏教授临走前说,"书房里的书你都可以读。"

张小芳的手指轻轻划过书脊,突然被一本破旧的《简爱》吸引了目光。她抽出书,发现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的苏教授和一个英俊的男人,两人站在图书馆前,笑得灿烂。

翻开书页,密密麻麻的批注映入眼帘。在"我贫穷、卑微、不美,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这句话旁边,苏教授写道:"1985年9月15日,与陈明远讨论女性独立..."

张小芳的心猛地一跳。陈明远?不就是那位指导她写作的著名作家吗?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张建军发来的消息:"小芳,我在整理老照片,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你有空回来看看吗?"

带着满腹疑问,张小芳回到了养父母家。张建军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前摊着一本老相册。

"你看这个。"他指着一张照片,"这是你妈...我是说桂芬,年轻时的照片。旁边这个人,你认识吗?"

张小芳凑近一看,惊讶地发现照片上的男人正是陈明远。照片背面写着:"1985年,与陈明远在临江大学。"

"这...这是怎么回事?"张小芳困惑地问。

张建军叹了口气:"其实,陈明远是你生母的初恋。当年他们因为一些误会分开了。后来陈明远成了作家,而你生母则选择了学术道路。"

这个秘密让张小芳震惊不已。她突然明白为什么陈明远会对她格外关照,原来这一切都有渊源。

回到学校后,张小芳更加努力地写作。在陈明远的指导下,她的短篇小说《通知书》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文学奖。领奖那天,苏教授和张建军都来了,两个家庭第一次坐在一起。

"小芳,"苏教授在庆功宴上说,"你比妈妈勇敢多了。当年我因为害怕失败,放弃了写作的梦想。但你不一样,你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

张建军也举起酒杯:"小芳,爸以前错了。你是个好孩子,爸为你骄傲。"

就在这时,文学社的社长李明走了过来。他是个温文尔雅的男生,和张小芳一样热爱写作。

"小芳,"李明有些紧张地说,"我有话想对你说..."

张小芳的心跳加快了。她看着李明认真的眼神,突然明白了什么。

张小芳站在图书馆的窗前,望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李明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小芳,我喜欢你。从第一次在文学社见到你,我就被你吸引了..."

她深吸一口气,感觉心跳加速。李明是个优秀的男生,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但是,她还没有准备好开始一段感情。

就在这时,陈明远走了过来。他的脸色有些阴沉,目光在张小芳和李明之间来回扫视,最终落在张小芳脸上:“小芳,我听说李明向你表白了?”

张小芳惊讶地看着他,微微点头:“陈老师,你怎么知道?”

陈明远叹了口气,抬手推了推眼镜,神情复杂:“因为……李明是我的儿子。”

这个真相如同一声惊雷,在张小芳耳边炸响。她呆立当场,脑海中瞬间闪过与李明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共同探讨写作的时光、社团活动里默契的配合,再联想起陈明远对自己特殊的关照,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

“其实,自从你加入文学社,我就从你身上看到了当年苏教授的影子,那种对文学纯粹的热爱和执着。”陈明远缓缓说道,眼神中流露出追忆,“后来知道你是她的女儿,我便忍不住想要多帮你一些。李明这孩子,也和我年轻时一样,遇到喜欢的人就藏不住心思。”

张小芳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陈明远拍了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芳,我不反对你们在一起。但是感情的事不能冲动,你一定要想清楚,别因为一时感动就做决定。”

张小芳默默点头,心里乱成一团麻。她需要时间去梳理对李明的感情,是真的喜欢,还是仅仅因为他的追求和共同爱好而产生的依赖。

与此同时,张小芳的获奖作品《通知书》引起了一家知名出版社的注意。编辑亲自来到学校,满怀诚意地希望她能签约出版:“小芳,你的作品极具潜力,读者一定会被其中的真情实感所打动。我们希望能签下你,全力支持你专心写作。当然,这可能需要你暂时休学,全身心投入创作。”

这个提议让张小芳陷入了两难。她热爱写作,这是实现梦想的绝佳机会;可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样珍贵,在这里她不仅汲取知识,还收获了友情和成长。

她决定回家和家人商量。在养父母家,张小芳意外地发现苏教授也在。如今两个家庭因为她的缘故,关系愈发亲近,时常聚在一起。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气氛有些凝重。张建军率先打破沉默:“小芳,爸不懂这些,但是爸知道你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爸都支持你。”他的眼神里满是慈爱与信任。

李桂芬接着说:“闺女,妈就怕你太辛苦。要是休学写作,压力肯定不小,你得想好了。”她满脸担忧,伸手轻轻握住张小芳的手。

苏教授推了推眼镜,神色温和:“小芳,大学教育能给你更广阔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视野,这对写作也很有帮助。但这次机会确实难得,你要权衡好利弊,遵从内心的选择 。”

张小芳听着家人的话语,心中暖流涌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暂时不休学,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写作。她相信,只要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能兼顾学业和创作。

在整理陈明远的旧稿时,张小芳发现了一部未完成的剧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经历,与她自己的故事惊人地相似。

“陈老师,”张小芳激动地说,“这部剧本太棒了!为什么不完成它呢?”

陈明远苦笑:“这是我年轻时的作品。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完成……如果你有兴趣,不如我们一起完成它?”

这个提议让张小芳兴奋不已。她开始和陈明远一起修改剧本,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学到了更多写作技巧,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毕业典礼那天,张小芳站在讲台上,眼中泪光闪烁,看着台下为她鼓掌欢呼的家人和朋友。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成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成为校园里的传奇人物。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张小芳在致辞中声音哽咽,“感谢我的养父母,是你们的养育之恩让我成长;感谢我的生母,给予我生命并一直默默关注着我;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是你们让我明白,教育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台下,张建军和李桂芬满含热泪,欣慰地笑着;苏教授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张春梅用力鼓掌,脸上洋溢着自豪;就连曾经叛逆的张小强,也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为姐姐感到由衷的高兴。

典礼结束后,李明走到张小芳面前,眼中带着一丝不舍:“小芳,祝贺你。我……我要去国外留学了。希望我们还能再见。”

张小芳微笑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怅惘:“谢谢你,李明。祝你前程似锦。”看着李明离去的背影,张小芳心中虽有不舍,但也感到释然。她明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他们都要奔赴属于自己的远方。

五年后的一个春日,阳光明媚,樱花盛开。张小芳站在临江大学报告厅的讲台上,气质温婉而自信。台下座无虚席,学生们满怀期待地望着她,还有专程赶来的家人。

“今天,”她微笑着开口,声音清脆悦耳,“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通知书的故事……”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谁能想到,这个年轻的副教授,曾经差点因为一张被炸毁的通知书而与梦想失之交臂?

台下第一排,张建军和李桂芬坐得笔直。张建军头发虽已花白,但精神矍铄,他时不时掏出手机,对着台上的女儿拍照,动作熟练又可爱;李桂芬则紧紧握着丈夫的手,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旁边坐着苏教授,她优雅端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再旁边是张春梅,她已是一家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怀里抱着两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正好奇地张望着四周。张小强西装革履,如今已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一脸沉稳地坐在最边上。

“……所以,我想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张小芳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教育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未来。”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张小芳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家人,最后落在张春梅怀里的小女孩身上。小家伙正挥舞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喊着“姨姨”,萌态十足。

报告结束后,一家人来到校园里的樱花树下合影。粉白的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宛如一场浪漫的花雨,洒落在每个人的肩头。

“小芳,”张建军突然开口,声音微微颤抖,“爸……爸为你骄傲。”

这句话让张小芳眼眶一热,那些过往的委屈、不甘与挣扎瞬间涌上心头,但此刻都化作了深深的感动与释然。她轻声说:“爸,我也为你骄傲。”

苏教授走过来,轻轻揽住她的肩:“小芳,妈妈有件事要告诉你……陈明远老师今天也来了,在那边。”

张小芳顺着母亲的目光望去,看见陈明远站在不远处的长廊下。他身边站着李明,父子俩正低声交谈。李明身姿挺拔,眼神中多了几分成熟与睿智。

“去吧,”苏教授温柔地说,“有些缘分,值得重新开始。”

张小芳深吸一口气,迈着轻快的步伐朝那对父子走去。春风拂过,撩起她的发丝,带来樱花的淡淡清香。她想起五年前毕业典礼上的告别,想起这些年与李明断断续续的联系,心中满是期待。

“小芳,”李明转过身,眼中闪过惊喜与思念,“我回来了。”

这一次,张小芳没有犹豫。她微笑着伸出手,眼中闪烁着光芒:“欢迎回来。”

樱花树下,两个家庭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张建军和苏教授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孙女的早教问题;张春梅耐心地教张小强怎么抱孩子才不会让小家伙哭闹;李桂芬则忙着给大家分点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小芳望着这温馨美好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她终于明白,人生就像一本书,重要的不是开篇有多坎坷曲折,而是如何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结局。而她,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最美好的那一页,未来,还有更多的精彩篇章等待她去书写 。

  • (陈诺楚巧儿秦风)陈诺楚巧儿小说(时间过隙巧失诺言)全篇在线无广告高口碑小说
  • 被小狼狗抢人后周总气疯了叶妩周京淮小说(被小狼狗抢人后,周总气疯了)全章阅读极简(叶妩周京淮白芊芊)番外+续集
  • 傅眠霜傅西洲姜绵绵后续(漫雪尽处是春山)新篇章揭秘,彩蛋不断, (傅眠霜傅西洲姜绵绵)的情感纠葛与命运抉择
  • 热更章节_笔趣阁(孟昭宁顾君蘅顾斯年)孟昭宁顾君蘅顾斯年完结篇(时光烬余温)章节在线阅读
  • 更新时间:2025-03-14 15:13:42

    上一章 继续阅读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