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六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远处,几个村民正在田间劳作,看见他,纷纷直起腰来。"哟,这不是老李家的大学生吗?"王婶擦了擦额头的汗,"听说你在省城读农业大学?"李明笑着点头:"是啊... 花间书城

花间书城
瓜田李下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最近更新,好

精选章节

李明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六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远处,几个村民正在田间劳作,看见他,纷纷直起腰来。

"哟,这不是老李家的大学生吗?"王婶擦了擦额头的汗,"听说你在省城读农业大学?"

李明笑着点头:"是啊王婶,我毕业了,准备回来种西瓜。"

"种西瓜?"王婶愣了一下,"你一个大学生,回来种地?"

李明没有解释太多,只是笑了笑。他知道,在村民眼里,读书就是为了走出农村,而不是回来种地。但他心里清楚,自己带回来的新技术,一定能改变这里的面貌。

回到家,父亲正在院子里修理农具。看见儿子回来,他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爸,我准备种西瓜。"李明开门见山。

父亲皱起眉头:"种西瓜?咱们这儿种西瓜的多了去了,能赚几个钱?"

"我带了新技术回来。"李明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农科院最新的西瓜种植技术,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父亲接过文件夹,翻了几页,又合上:"这些我看不懂。不过既然你决定了,那就试试吧。"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去了村委会。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听说李明要承包土地种西瓜,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不过咱们村的土地可都是宝地,租金不便宜啊。"

"村长,我带了新技术回来,一定能种出好西瓜。"李明急切地说。

"新技术?"村长嗤笑一声,"我儿子在大专学农业,他都没搞出什么名堂,你一个本科生能有什么新技术?"

李明正要解释,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他穿着名牌运动服,手里把玩着车钥匙,正是村长的儿子张强。

"听说有人要承包土地种西瓜?"张强上下打量着李明,"就你?"

李明挺直腰板:"是我。我带了农科院最新的种植技术回来,一定能种出好西瓜。"

张强冷笑:"农科院?就你?别以为读了几年书就了不起。我告诉你,这片地我已经看上了,准备建农家乐。"

李明心里一沉,但还是坚持道:"村长,种西瓜也能带动村民致富,比建农家乐更有前景。"

村长摆摆手:"这事以后再说吧。"

回到家,李明心情沉重。他知道,没有村长的支持,承包土地会很困难。但他没有放弃,开始挨家挨户走访,向村民讲解新技术的好处。

起初,村民们都不相信。直到李明拿出在农科院实习时的照片,展示新技术培育出的西瓜,他们才渐渐动心。

"这西瓜真能长这么大?"王婶看着照片,眼睛发亮。

"不仅能长这么大,而且更甜,更耐储存。"李明耐心解释,"我已经联系好了销路,只要种出来,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终于,在李明的不懈努力下,有十几户村民愿意把土地租给他。虽然面积不大,但足够他大展拳脚了。

李明开始忙碌起来。他按照新技术的要求,改良土壤,搭建大棚,精心培育瓜苗。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深夜才休息。

张强经常开着车从地头经过,看着李明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装模作样。"

三个月后,李明的西瓜终于成熟了。看着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村民们惊叹不已。

"这西瓜真大!"王婶摸着西瓜,爱不释手。

李明切开一个西瓜,红艳艳的果肉,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村民们尝了一口,纷纷竖起大拇指。

"真甜!"

"比咱们以前种的强多了!"

李明心里充满成就感。他联系了省城的超市,对方派人来考察后,当即签下了采购合同。

然而,就在李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天早上,他发现大棚被人破坏,几十个即将成熟的西瓜被砸烂在地。

李明蹲在地上,看着破碎的西瓜,心如刀绞。他知道,这一定是张强干的,但没有证据。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需要帮忙吗?"

李明抬头,看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站在地头。她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我是隔壁村的张晓燕,听说你种出了好西瓜,特地来看看。"姑娘自我介绍道,"没想到看到这一幕。"

李明苦笑:"让你见笑了。"

张晓燕蹲下来,仔细查看被破坏的大棚:"这些人太可恶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去我们村发展?我们村有不少闲置的土地,而且村长很支持年轻人创业。"

李明眼前一亮:"真的?"

"当然。"张晓燕站起来,伸出手,"要不要去看看?"

李明握住她的手,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他知道,这可能是新的开始。

李明跟着张晓燕来到隔壁村。这里的土地确实比他们村要平整得多,而且离省道更近,交通便利。

"我们村长很开明。"张晓燕边走边介绍,"他一直在寻找能让村子致富的项目。你的新技术,他一定会感兴趣。"

果然,当李明向村长展示新技术培育的西瓜时,村长眼睛都亮了:"好!好!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农业!"

很快,李明就承包了五十亩土地。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他更加得心应手。张晓燕也经常来帮忙,她虽然是学会计的,但对农业也很感兴趣。

"我觉得可以试试电商。"一天,张晓燕提议道,"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买农产品,我们可以直接卖给消费者,省去中间商。"

李明眼前一亮:"好主意!"

两人开始忙碌起来。李明负责种植,张晓燕负责营销。他们在网上开了店铺,还开通了直播,向网友展示西瓜的生长过程。

"看,这是我们用新技术培育的西瓜。"张晓燕对着手机镜头,热情地介绍,"不仅个大味甜,而且全程无公害。"

网友们被这种新颖的销售方式吸引,订单纷至沓来。李明的西瓜供不应求,价格也比卖给超市高了不少。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张晓燕急匆匆地找到李明:"不好了,有人在网上说我们的西瓜有问题,还发了照片。"

李明一看,照片上的西瓜确实有问题,但根本不是他们种的。

"这一定是有人故意抹黑。"张晓燕气愤地说。

李明沉思片刻:"可能是张强。他一直看我不顺眼。"

"那我们怎么办?"张晓燕焦急地问。

李明笑了笑:"别担心,我有办法。"

他联系了农科院的老师,请他们出具了西瓜的检测报告。然后,他们又请来了省电视台的记者,做了一期专题报道。

节目播出后,不仅澄清了谣言,还让李明的西瓜名声大噪。订单比之前更多了。

看到李明的成功,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来找他,想学习新技术。李明没有藏私,耐心地教他们。

"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真正的致富。"他对张晓燕说。

张晓燕看着李明认真的侧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欣赏这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了。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平静。

那天晚上,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李明担心大棚,冒雨跑到地里。张晓燕不放心,也跟着去了。

"小心!"李明一把拉住差点滑倒的张晓燕。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关切。

然而,当他们赶到地里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的心沉到了谷底。大棚被狂风掀翻,瓜苗被雨水冲得七零八落。

李明呆呆地站在雨中,任凭雨水打湿全身。这可是他全部的心血啊!

张晓燕握住他的手:"别灰心,我们从头再来。"

李明转头看着她,雨水模糊了她的面容,但她的眼神却格外坚定。

"对,从头再来。"李明握紧拳头。

第二天,村民们自发地来帮忙。他们被李明的精神感动,也被新技术带来的收益吸引。

"李明,你教我们新技术,我们帮你重建大棚。"王叔说。

李明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大棚很快重建起来。这次,李明改进了设计,使大棚更加坚固。

几个月后,新一批西瓜成熟了。这次,不仅李明的地里有收成,其他村民的地里也硕果累累。

看着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李明和张晓燕相视一笑。他们知道,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自己致富,更在于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挑战正在等着他们...

丰收的季节到了,李明的西瓜地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李明,这次咱们的西瓜能卖多少钱啊?"王叔一边装箱一边问。

李明擦了擦汗:"按照现在的订单量,至少能卖五十万。"

"五十万!"村民们惊呼起来。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李明,不好了!"张晓燕急匆匆地跑来,"我们的冷库不够用了!"

李明心里一沉。随着产量增加,现有的冷库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如果不能及时储存,西瓜很快就会变质。

"得赶紧想办法。"李明皱起眉头。

"要不我们租用县里的冷库?"张晓燕提议。

李明摇头:"太远了,运输成本太高。"

就在这时,张强开着车从地头经过。看见李明焦头烂额的样子,他得意地笑了:"怎么,遇到麻烦了?要不要我帮忙?当然,得付出点代价。"

李明没有理会他。他知道,张强所谓的"帮忙",不过是趁火打劫。

"我有个想法。"张晓燕突然说,"我们可以试试真空包装。这样不仅能延长保质期,还能提高附加值。"

李明眼前一亮:"好主意!"

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联系了食品包装厂,定制了专门的真空包装设备。然后,他们又请来了农科院的专家,指导真空包装的技术要点。

经过几天的努力,第一批真空包装的西瓜成功下线。看着包装精美的西瓜,村民们啧啧称奇。

"这西瓜,看着就高档!"王婶赞叹道。

李明和张晓燕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不仅解决了储存问题,还开辟了新的市场。

果然,真空包装的西瓜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价格比普通西瓜高了一倍,仍然供不应求。

看到李明的成功,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李明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然而,随着规模扩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天,张晓燕找到李明:"我们的资金周转不过来了。"

李明皱起眉头。扩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而他们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

"要不我们找银行贷款?"张晓燕提议。

李明摇头:"我们没有抵押物,银行不会贷款的。"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省里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

"我们可以试试。"张晓燕兴奋地说。

李明有些犹豫:"我们能行吗?"

"当然能!"张晓燕信心满满,"我们的项目有创新,有前景,一定能打动评委。"

在张晓燕的鼓励下,李明决定参赛。他们精心准备了项目计划书,还制作了展示视频。

比赛那天,李明紧张得手心出汗。张晓燕握住他的手:"别紧张,我们一定能行。"

轮到他们上台时,李明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后来的创新发展,再到带动村民致富。他的讲述朴实而真诚,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评委宣布他们获得一等奖时,李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张晓燕紧紧抱住他:"我们成功了!"

有了资金支持,李明的事业如虎添翼。他们不仅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引进了更多的新技术。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

获得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后,李明的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本村,连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也纷纷加入。

"李明,咱们的西瓜现在可是远近闻名了。"张晓燕翻看着订单记录,脸上洋溢着喜悦。

李明点点头,但眉头却微微皱起:"晓燕,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订单的增长速度在放缓?"

张晓燕仔细看了看数据:"确实,虽然总量还在增加,但增长率在下降。"

"我担心市场可能快饱和了。"李明忧心忡忡地说。

就在这时,王叔急匆匆地跑来:"李明,不好了!县里新开了一家大型果蔬超市,他们的西瓜比我们便宜一半!"

李明心里一沉。他早就听说有外地资本要进入本地市场,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我们去看看。"李明当机立断。

来到县里的果蔬超市,李明发现这里的西瓜确实便宜,但品质明显不如他们的。然而,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其中的差别。

"怎么办?"张晓燕焦急地问,"如果价格战打起来,我们肯定吃亏。"

李明沉思片刻:"不能打价格战,我们要打价值战。"

"价值战?"张晓燕疑惑地问。

"对。"李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们要让消费者明白,我们的西瓜贵有贵的道理。"

说干就干。李明立即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对西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全面检测。然后,他们制作了详细的营养成分表,印在包装上。

同时,他们还在包装上印了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西瓜从种植到采摘的全过程。

"我们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放心。"李明对张晓燕说。

张晓燕眼前一亮:"好主意!我们还可以搞体验活动,邀请消费者来基地参观。"

于是,他们策划了一系列体验活动。消费者可以亲自采摘西瓜,参观种植过程,甚至参与简单的农事活动。

这些举措很快收到了效果。消费者不仅明白了优质西瓜的价值,还对这种新颖的体验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原来西瓜还有这么多讲究!"一位来参观的消费者感叹道。

"是啊,难怪你们的西瓜贵,但贵得值!"另一位消费者附和道。

看到消费者态度的转变,李明和张晓燕松了一口气。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

一天深夜,李明突然接到王叔的电话:"李明,你快来地里看看!"

李明心里一紧,立即赶到地里。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大片西瓜藤枯萎发黄,果实也开始腐烂。

"这是怎么回事?"李明颤抖着问。

"我也不知道。"王叔急得直搓手,"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变成这样了。"

李明立即联系了农科院的专家。经过检测,发现是有人故意喷洒了除草剂。

"这是有人蓄意破坏。"专家肯定地说。

李明心里明白,这一定是张强干的。但他没有证据,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看着辛苦培育的西瓜毁于一旦,李明心如刀绞。张晓燕握住他的手:"别灰心,我们从头再来。"

李明摇摇头:"这次损失太大了,我们可能撑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省电视台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决定做一期专题报道。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本地消费者纷纷表示支持,连外地的订单也纷至沓来。

"李明,你看!"张晓燕兴奋地指着电脑屏幕,"我们的订单爆了!"

李明看着不断跳动的订单数字,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这是消费者对他们坚持品质的认可。

更让他感动的是,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日夜轮流看守瓜地,防止再有人破坏。

"李明,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现在该我们保护你了。"王叔拍着李明的肩膀说。

看着村民们真诚的面庞,李明深深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危机过后,李明的事业迎来了新的高峰。他们不仅成功抵御了外来竞争,还因为这次事件获得了更大的知名度。

然而,就在一切向好时,张晓燕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李明,我有个想法。"一天晚上,张晓燕突然说。

李明正在查看账目,闻言抬起头:"什么想法?"

"我们为什么不开发西瓜深加工产品呢?"张晓燕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比如西瓜汁、西瓜干,甚至西瓜护肤品。"

李明愣了一下:"护肤品?"

"对!"张晓燕拿出一份资料,"我查过了,西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非常适合做护肤品。而且,现在天然护肤品很受欢迎。"

李明仔细看着资料,越看越觉得可行:"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解决次品瓜的问题。"

说干就干。两人立即行动起来。张晓燕负责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李明则负责联系设备和原料。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什么?设备要一百万?"李明听到报价,差点跳起来。

供应商无奈地摊手:"这是最基础的设备了。要做护肤品,还得有净化车间,那更贵。"

李明愁眉不展。虽然现在合作社效益不错,但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还是很困难。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省里要举办乡村振兴项目路演,优胜者可以获得政府扶持资金。

"我们可以试试。"张晓燕提议。

李明有些犹豫:"我们的项目还在起步阶段,能行吗?"

"正因为是起步阶段,才更需要支持。"张晓燕坚定地说,"而且,我们的项目符合乡村振兴的方向,一定能打动评委。"

在张晓燕的鼓励下,李明决定参赛。他们精心准备了项目计划书,还制作了产品样品。

路演那天,李明紧张得手心出汗。张晓燕握住他的手:"别紧张,我们一定能行。"

轮到他们上台时,李明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从最初的西瓜种植,到后来的产业升级,再到现在的深加工计划。他的讲述朴实而真诚,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评委宣布他们获得优胜时,李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张晓燕紧紧抱住他:"我们成功了!"

有了资金支持,他们的深加工项目顺利启动。第一批西瓜护肤品上市后,很快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这西瓜面膜真好用!"一位顾客在网店留言,"用完后皮肤水嫩嫩的,还有淡淡的西瓜香。"

看到消费者的好评,李明和张晓燕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次转型成功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出现了。

一天,张晓燕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挂断电话后,她的脸色变得苍白。

"怎么了?"李明关切地问。

张晓燕咬着嘴唇:"是张强。他注册了'西瓜美人'的商标,要告我们侵权。"

李明心里一沉。他们一直用的就是"西瓜美人"这个品牌名。

"他这是故意找茬!"张晓燕气愤地说。

李明沉思片刻:"别急,我们有办法。"

他立即联系了律师,同时组织村民收集证据。原来,张强虽然注册了商标,但从未实际使用过。

"根据商标法,注册商标后三年内未实际使用的,可以申请撤销。"律师解释道。

在律师的帮助下,他们成功申请撤销了张强的商标。不仅如此,他们还反诉张强恶意抢注商标。

这场官司不仅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意,反而让"西瓜美人"这个品牌更加出名。

危机过后,李明的事业迎来了新的高峰。他们的产品不仅畅销本地,还打入了全国市场。

"李明,我有个想法。"一天傍晚,张晓燕突然说。

两人正在基地的观景台上,看着夕阳下的西瓜地。金黄的阳光洒在翠绿的瓜叶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

"什么想法?"李明转头看向张晓燕。夕阳的余晖映在她的侧脸上,让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温暖的光晕中。

张晓燕深吸一口气:"我想去读MBA。"

李明愣了一下:"MBA?"

"对。"张晓燕转过身,认真地看着李明,"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我感觉自己的管理知识已经跟不上了。我想系统地学习企业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到你。"

李明沉默了。他知道张晓燕说得对,但一想到她要离开,心里就涌起一股不舍。

"要去多久?"他轻声问。

"两年。"张晓燕说,"但我每个月都会回来。而且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我们可以随时联系。"

李明看着张晓燕坚定的眼神,知道她已经下定决心。他点点头:"好,我支持你。"

张晓燕露出欣慰的笑容:"谢谢你,李明。"

就这样,张晓燕开始了她的求学之旅。虽然两人分隔两地,但感情却越发深厚。每天晚上视频通话成了他们最期待的时刻。

"今天学了市场营销的案例,对我们的品牌推广很有启发。"张晓燕兴奋地分享着学习心得。

李明则向她汇报基地的最新进展:"我们引进了智能灌溉系统,现在浇水施肥都可以用手机控制了。"

然而,就在张晓燕即将毕业时,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一家知名投资公司看中了他们的项目,愿意投资五千万,条件是必须把总部搬到省城。

"这是个好机会。"张晓燕在视频里说,"有了这笔投资,我们可以把'西瓜美人'做成全国知名品牌。"

李明却犹豫了:"可是基地怎么办?村民们怎么办?"

"我们可以在这里建分厂。"张晓燕说,"总部搬到省城,更有利于品牌推广和人才引进。"

李明沉默了。他知道张晓燕说得对,但一想到要离开这片奋斗多年的土地,心里就充满不舍。

就在这时,王叔急匆匆地跑来:"李明,不好了!张强带人来闹事了!"

李明心里一紧,赶紧跑到地里。只见张强带着一群人,正在破坏智能灌溉系统。

"住手!"李明大喝一声。

张强转过身,脸上带着狰狞的笑:"李明,你以为你赢了?告诉你,只要我还在,你就别想好过!"

李明强压怒火:"张强,你这样做是违法的!"

"违法?"张强冷笑,"在这片土地上,我就是法!"

就在这时,警笛声由远及近。几辆警车驶来,警察下车将张强等人控制住。

"我们接到报案,有人在这里破坏他人财物。"警察说。

李明愣住了。他并没有报警。

"是我报的警。"张晓燕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明转身,看见张晓燕拖着行李箱站在那里,脸上带着疲惫却温暖的笑容。

"你怎么回来了?"李明又惊又喜。

"听说有人闹事,我就赶回来了。"张晓燕说,"而且,我想明白了。我们的根在这里,不能为了发展就离开这片土地。"

李明眼眶湿润了。他紧紧握住张晓燕的手:"谢谢你,晓燕。"

张晓燕回握住他的手:"我们一起,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就这样,他们婉拒了投资公司的提议,决定扎根农村,继续发展。

三年后,李明和张晓燕站在新建的农业科技园门口,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曾经的西瓜地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智能温室里,各种农作物在精密的控制系统下茁壮成长;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忙碌地生产着各种深加工产品;观光区里,游客们兴致勃勃地体验着农事活动。

"还记得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吗?"张晓燕轻声问。

李明笑着点头:"记得。那时候就我们两个人,整天在地里忙活。"

"现在不一样了。"张晓燕看着来来往往的员工和游客,"我们有了一百多名员工,年产值过亿,还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子的发展。"

李明握住张晓燕的手:"这一切,都是我们一起创造的。"

就在这时,一群孩子欢笑着跑过来:"李叔叔,张阿姨,我们的研学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啊?"

张晓燕蹲下身,温柔地说:"马上就开始。今天我们要学习西瓜的生长过程,还要亲手制作西瓜汁哦。"

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李明感慨地说:"我们的农业科普基地,已经接待了上万名中小学生了。"

"是啊。"张晓燕站起身,"让下一代了解农业,热爱农村,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晚上,李明和张晓燕来到基地的最高处。夜空下,整个园区灯火通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晓燕,"李明突然单膝跪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枚戒指,"这些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完余生吗?"

张晓燕愣住了,随即眼泪夺眶而出:"我愿意,我当然愿意!"

李明将戒指戴在张晓燕手上,两人紧紧相拥。星光下,他们的身影融为一体,仿佛预示着他们将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二天,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庆祝活动。王叔代表大家发言:"李明,晓燕,你们不仅自己成功了,还带领我们一起致富。今天,我们要给你们一个惊喜。"

说着,村民们抬来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乡村振兴先锋"几个大字。

李明和张晓燕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对他们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

就在这时,省里的领导也来了:"李明同志,张晓燕同志,你们的事迹已经传遍了全省。省里决定,将你们的园区列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要在全省推广你们的经验。"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李明和张晓燕相视一笑,知道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任君凭栏我栖春山裴钰芙蓉云麓小说结尾(任君凭栏,我栖春山)(裴钰芙蓉云麓)整本+序章+书荒必看
  • 热文推荐爱到失语终成空沈屿白肖深宋清莹最终篇章(爱到失语,终成空)(沈屿白肖深宋清莹)连载中列表
  • 被首富爸妈致残后他们悔疯了林素素顾绍谦小说大结局(被首富爸妈致残后,他们悔疯了)+序章(林素素顾绍谦)阅读
  • 余念季响小说后续(竹马抢我亲后, 笑说只是赌约)意外之处,引发热议, 品味(余念季响许笙笙)的悲欢离合
  • 更新时间:2025-03-14 15:15:04

    上一章 继续阅读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