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汴京营造录:我在北宋搞基建》的主角是【苏瑾,赵珩,李承泽】,这是一本古代,大女主,穿越小说,由才华横溢的“MM豆5155”创作,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638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07 10:07:31。目前在本网 【wzwyxh.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汴京营造录:我在北宋搞基建
《汴京营造录:我在北宋搞基建》精彩片段
但在这北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仔细看着图纸上的尺寸、结构形式、裂纹位置,
脑中飞速模拟着受力情况。没有计算软件,她只能依靠强大的空间想象力和力学直觉。
“如何?” 赵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和紧张。苏瑾深吸一口气,抬起头,
眼神不再卑微,而是属于工程师的专注与冷静:“殿下,此柱乃水榭脊梁,裂纹生于根部,
确系下方地基沉降不均所致。沉降导致柱体并非垂直受力,而是承受巨大弯矩,
根部内侧受压剧增,外侧受拉,故裂纹始于外侧,向内延伸。”赵珩眼中精光爆闪!
她只看图纸,竟一语道破天机!这与将作监大匠反复勘验后的结论完全一致!
甚至描述得更为精准!“说下去!如何解?”“彻底根治,需稳固地基,或更换巨柱。
然工程已近尾声,此二者皆耗时耗力,动静过大。” 苏瑾指着图纸上柱子周围的空档,
“当务之急,是转移部分荷载,分担弯矩,加固裂纹处,阻止其扩展。
”她拿起一旁的炭笔(代替毛笔),
直接在图纸空白处勾勒起来:‘外骨骼’支撑: “在裂纹柱外侧,
紧贴其受力最大(弯矩最大)的平面,增设两根或四根稍细的辅助柱。新柱基础需深挖,
落在更稳固的下卧层上。新柱顶部,
通过巨大的横向钢箍(或强度足够的铁箍)与原有金柱紧密箍死,形成整体。如此,
新柱可分担相当一部分垂直荷载,并大大增强原有金柱抵抗弯矩的能力。
”‘钢带’束腰: “在裂纹区域上下方,用多层宽厚的熟铁带(或高强度绳索替代,
但铁带更佳),像束腰带一样,紧紧缠绕柱体数圈,
用强力楔子或螺栓(可用大型木楔替代)收紧。此法可箍紧柱体,防止裂纹进一步扩张,
并提高柱体局部抗压、抗拉强度。”裂纹‘缝合’: “如同修复木桥,在裂纹内部,
视缝隙大小,打入特制的硬木或铁质‘销钉’(长楔子),贯穿裂纹两侧,
强行‘缝合’裂缝,增加摩擦力,传递应力。
”基础‘补强’: “在沉降明...
小说《 汴京营造录:我在北宋搞基建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