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四年(175年),刘备15岁,洛阳。随着人群慢慢散去,刘备记住了这个身形矮小的曹姓官员,不禁对洛阳的人和事愈发的好奇了。见天色已晚,刘备只得继续赶路拜师。转过天来,天刚蒙蒙亮,刘备二人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缑山脚下。他们寻着山路,终于找到了卢... 花间书城

花间书城
昭行烈,历史古代,向雨田,刘备,昭行烈无

第8章

熹平四年(175年),刘备15岁,洛阳。

随着人群慢慢散去,刘备记住了这个身形矮小的曹姓官员,不禁对洛阳的人和事愈发的好奇了。见天色已晚,刘备只得继续赶路拜师。

转过天来,天刚蒙蒙亮,刘备二人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缑山脚下。他们寻着山路,终于找到了卢植收徒的地方。刘备向仆从递上介绍书信,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不一会儿,一个身影从屋内缓缓走出。只见来人年纪大约三十许岁,身长八尺二寸,魁梧挺拔,他的出现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立刻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声音洪亮如钟,中气十足,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让人一听便知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刘备和刘德然见状,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行礼。卢植和蔼地将二人扶起,然后询问了他们的姓名。当得知眼前这位年轻人便是刘备时,他仔细打量了一番。看到刘备生的双耳垂肩,两手过膝,卢植颇感惊异,加上刘备既是宗亲,又是同乡,心中暗赞此子非同凡响。

常年的拜访宗族,让刘备早已经学会了些礼数。他深知眼前这位卢植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大儒,于是赶紧整理衣冠,郑重地向卢植行拜师礼。他的动作虽有几分笨拙,但恭敬而庄重,尽显对卢植的尊敬与敬仰,刘德然也在刘备身旁行了拜师礼。卢植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接受了刘备二人的拜师之礼。从此,刘备便成为了卢植的弟子,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卢植先生主要教经、史。比起枯燥无味的经来说,刘备最喜欢听卢植先生讲历史。特别是当卢植先生讲述到他的祖先刘邦和本朝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事时,刘备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那两位伟大帝王的崇敬之光。他钦佩刘邦的智谋与领导力,如何从一介布衣最终成为一代帝王;他也对刘秀的英勇与果断赞不绝口,尤其是他神奇般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更是让刘备心驰神往。

除了阐述历史,卢植还常常就朝廷的诸多事务与天下大势发表见解。在卢植看来,大汉王朝已难以重现高祖与光武时期的辉煌盛况。当时,地方上盗贼横行,民众生活困苦不堪,边境更是战乱频仍。卢植悲观地认为,天下已然大乱,且未来的局势恐将更加动荡,朝廷的力量已日渐衰微,难以平息这些叛乱,地方和边境行将分崩离析。

然而,卢植也常以此等严峻现实来激励自己的学生们。他反复的鼓励大家,在天下大乱之际,正是英雄豪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时机。卢植以自己为例,说明他自己在三十多岁时便已担任郡守,凭借战功与学识名扬四海。他勉励学生们要勤奋学习,不断磨炼自己,以期在将来为匡扶汉室、建立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话语常常让刘备听得热血沸腾,早把那些枯燥的经文忘在脑后了。

更新时间:2025-01-11 21:17:44

上一章 继续阅读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