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三年(181年),刘备20岁,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皇室宗亲,卢植高徒,洛阳学成的大才,在刘备有意的宣传下,这些醒目的招牌,犹如磁铁般,为刘备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与赞誉,使他的名望得以攀升。刘备本人又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他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这种沉稳内敛的性格使他在人们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热衷于结交各路豪杰,无论是武艺高强的武将,还是智谋过人的文士,他都愿意倾心相交。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和人气,刘备的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对刘备充满了敬仰与信任。
在这群青年中,和刘备关系最为亲近的无疑是简雍。他们之间的情谊可以追溯到很小的时候,在跟着刘备跑来跑去的伙伴当中,简雍就是跟得最紧的一个。简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特别擅长辩论和议事,总能在关键时刻以犀利的言辞和独到的见解为人指点迷津。而他的性格也非常独特,他性情简单直接,不拘泥于世俗的繁文缛节。这种率真的个性使得他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在与刘备相处时,他甚至会不顾形象地盘腿而坐,完全不理会那些繁琐的礼节和威仪,这种随和的态度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与刘备之间的情谊。
除了简雍以外,刘备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挚友,便是县城中的张飞。张飞字翼德,出身于县城的一户显赫家族,自幼便享受着家境的优渥。在丰厚的物质条件下,张飞得以博览群书,他的知识储备广泛而深入。同时,他还是个热衷于艺术的青年,对画画和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闲暇之余常常挥毫泼墨,寄托情怀。少年张飞性格豪爽,待人真诚,很快就在县城的社交圈中崭露头角。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人的相遇几乎是必然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备在县城的一家酒楼中遇到了张飞。两人相互久闻,一见如故,从天下大势谈到个人抱负,再从武艺切磋到诗词歌赋,可谓是无话不谈。就这样,两个都喜欢广结好友的年轻人很快就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挚友。
刘备经常给张飞介绍京城里面的奇闻轶事,以及袁绍、曹操、公孙瓒这样的风流人物,袁绍的雍容华贵,曹操的雄才大略,公孙瓒的豪放不羁……这些人物在刘备的口中仿佛都活了起来,他们的形象在张飞的脑海中栩栩如生。但卢植老师那股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以及心系天下、以民为本的高尚情怀,却深深烙印在了刘备的心中,被他结结实实地继承了下来,让他的人格魅力倍增。因此不论刘备说什么,张飞都听得废寝忘食。有的时候二人在榻上通宵达旦的聊天,一直聊到天亮。
随着相处时间长了,刘备与张飞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奇特而牢固。张飞虽出身富贵,家中财富丰厚,常着一身锦绣华服,但在刘备面前,张飞却甘愿放下身段,跟在衣着朴素的刘备身后,如影随形,侍立左右。在旁人眼中,这或许难以理解,但对于他们而言,这便是最真挚的情谊却自在心间。
更新时间:2025-01-11 21:17:44